首页

松岛女王

时间:2025-05-30 06:51:50 作者:九寨沟助力入境游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浏览量:22394

  中新网成都5月29日电 (张文晖)随着入境便利政策的持续推进,“China Travel”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中国。5月28日晚于成都举办的携程集团Envision.2025全球大会上,九寨沟管理局副局长郭晓敏就九寨沟景区入境游及游客服务等相关情况接受中新网采访。

  随着国家240小时免签政策的实施,九寨沟景区入境游客数量迎来大幅增长,去年接待入境游客达38.3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此过程中,入境游客面临咨询难、入园难、订票难、支付难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九寨沟景区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郭晓敏表示,在订票方面,景区创新推出网络入境游客护照直通车服务,入境游客可使用护照在境外通过官网或各大OTA平台直接预订景区门票。针对入园难的问题,鉴于语言不通导致的咨询障碍,景区在游客中心咨询点设置了精通14国语言的AI翻译机,门禁系统32个闸机通道,均可输入护照号完成快速入园。在支付领域,景区实现了全球主流信用卡支付,入境游客下载支付宝国际版利用“碰一碰”功能可以进行支付,东南亚游客使用本国支付APP即可在景区内实现扫码支付,实现支付无障碍。

  在拓展入境市场和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上,郭晓敏表示,景区持续与海外媒体合作,举办多场国际活动。去年举办的“世界的眼睛看九寨”活动,邀请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达人和自媒体达人在九寨沟内开展旅拍打卡、服装秀等活动,成效显著;积极邀请旅行商实地勘察景区线路,与韩国、泰国、越南以及欧洲国家展开深度合作;借助新兴媒体直播连线,向韩国、泰国、越南等地进行推介;在国际合作领域,科研、研学等方面与美国、克罗地亚等国家相关大学及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国家公园展开深度合作,不断加大九寨沟品牌国际化塑造力度。

  谈及提升对客服务,郭晓敏介绍,九寨沟景区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成熟可推广的模式。景区采取游客接待分级响应机制,以最大承载量41000人为基准,根据当日接待情况分为2.5万人、3万人、3.5万人、4万人四个级别分级启动响应,并匹配相应观光车运行服务及配套措施,在今年五一期间,景区接近400台观光车高效调度。在优化环境打造上,坚持日产日清、随产随清和动态保洁。同时,景区严格执行41000的最大承载量,保障游客游览舒适度,并通过32个闸机口提升入园效率,通过测试,41000游客量时,游客从沟口到入沟上车点平均等待时间约10分钟。此外,随着智慧九寨项目的不断升级完善,景区实现动态监控运行情况和实时点位分流,智慧化管理为高品质旅游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此次携程携手四川文旅精心打造多条四川世遗主题旅游线路,串联都江堰、乐山大佛、九寨沟、峨眉山等川蜀大地上的标志性目的地,邀请来自加拿大、英国、波兰、摩尔多瓦、西班牙、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的10位海外旅行达人组成全球采风团率先体验,深度探索成都城市圈与川西秘境,通过图文、Vlog等形式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和四川之美,向世界展现中国旅游的非凡魅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湖北推进标识解析在重点行业领域贯通应用

1—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7个,总投资9160亿元,其中审批63个、核准34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广西“荷城”夏日荷花别样美

张玮祎提醒道,出行途中,一定要看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下车不忘带齐行李,如遇遗失、忘拿,请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求助,或通过12306挂失找回。(完)

重庆永川:春天里的大熊猫 边吃笋边赏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慢病一样,存在着很多可调控的危险因素,从早筛、早诊到早治成为AD防治关口前移的“三驾马车”,若能积极地采用相关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或介入干预,极有可能延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聚算成势 青海应用绿色算力赋能“四地”建设

近日,中国银联联动产业各方启动“锦绣行动2024”,以“全域、全场景、全解决方案”为目标,将按照“30+X”模式,由产业各方联合推进。中国银联将率先投入30亿元资金,用于重点城市、重点场景的受理终端改造、标识布放、宣传推广等。在境外,中国银联在8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逾2.3亿张银联卡,3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近200个本地钱包,这些银联支付产品涵盖刷卡、扫码和取现等功能。境外人员可在本地申请银联卡,携带至中国境内使用ATM机取现或使用商户POS机刷卡。

三部门联合印发《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暂行办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1999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拉开了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大开发战略序幕。如果说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着重于“打基础”,第二个10年着重于“练内功”,“高质量发展”则是进入第三个10年的鲜明主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